深圳新聞網2025年11月3日訊(記者 林玟珊 通訊員 雷仙金)近日,2025深圳市“交通銀行杯”輔助器具創意設計大賽決賽暨年度科技助殘典型案例發布活動在南方科技大學落下帷幕。本屆參賽熱度和廣度均創歷屆新高,共征集到全國乃至全球509件作品,最終“三千步下肢外骨骼機器人”項目贏得了30萬元大獎。

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孔德明,深圳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董秀出席活動。
聚焦科技助殘 參賽作品實現量質齊升
大賽立足深圳、覆蓋灣區、輻射全國,自啟動以來,不僅吸引了全國各地、港澳臺地區及國外康復輔具企業和設計愛好者的積極關注,更吸引了各創新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組織及相關設計者的踴躍報名,充分展現出賽事的高水準與國際化特色,初步構建起“全球創意+深圳制造+灣區賦能”的協同創新機制。

大賽緊扣“科技助殘 創新賦能”主題,參賽作品涵蓋助聽、助視、助行、康復訓練等多個重點領域,融合人工智能、軟體仿生、智能傳感等前沿技術,充分體現科技與人文的深度融合。
活動開展期間,18所高校積極參與,冀州醫療器械和康復輔具產業園聯動推廣,2025中國國際福祉博覽會專場宣傳,政、校、企多方協同、同向發力,助力科技助殘工作高質量發展。
賽事不僅挖掘出一批具備顯著應用前景與推廣價值的優秀項目,更打通從創意到樣品、從樣品到產品、從產品到商品的轉化堵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賽事選拔—種子孵化—產業加速—目錄推廣—精準適配”全鏈路徑,為全國輔助器具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示范樣板。

強化金融支持 構建創新項目孵化生態
交通銀行深圳分行作為大賽獨家冠名單位,持續放大“普惠金融+科技助殘”疊加效應,為獲獎項目量身定制“交銀助殘科創包”,通過資金支持、投融資服務、孵化輔導與市場資源對接的全鏈條金融助力,交通銀行推動科技助殘成果從概念走向產品、從賽場走向市場。
經過專家評審組打分論證,最終“三千步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獲創新產品類一等獎,“專為聽力言語障礙人士設計Ai言語康復機”獲創新設計類一等獎,“導盲兔AI視覺伴侶”“全地形無障礙機器人”獲創新產品類二等獎,“老年人如廁助起器”“啟明瞳行—開啟盲人新視界”獲創新設計類二等獎,“腦肢脊髓迷走協同家用神經調控系統”“AI智能成人紙尿褲”“傲翼?(OHand?)智能仿生手”獲創新產品類三等獎,“Runtouch—盲人跑步可穿戴設備”“昏迷患者肌肉被動訓練機器人”“盲人水位杯”獲創新設計類三等獎;大賽還評選出8個優秀獎,9個優秀組織單位。

發布深圳38項科技助殘典型案例
活動現場,深圳市殘聯集中發布了38個科技助殘典型案例,涵蓋醫療康復、智能輔具、無障礙出行等多個領域。基因科技“關口前移”,從源頭預防出生缺陷;“導盲兔”AI視覺智能伴侶,讓視障人士“聽見”世界;優化中文聲調識別,醫療級助聽器助力聽障人士重獲新“聲”;“愛心預約+全程導乘”,科技助力殘障人士地鐵出行無障礙4個科技助殘典型案例代表單位,現場介紹了項目和技術特性,展現了深圳在科技助殘領域的階段性進展與系統性探索。
據介紹,本次案例的征集與發布,旨在搭建技術方與需求方的對接平臺,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實現規模化應用,為全國科技助殘貢獻深圳力量。

大賽得到中國殘聯、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及廣東省殘聯指導,由市殘聯攜手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創新局、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市場監管局聯合主辦,并獲交通銀行深圳分行獨家冠名。